查看原文
其他

信息摄入,less is more

老徐 老徐书房
2024-09-21

you are what you read。你所阅读的信息,不仅会影响你当下的认知,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长期阅读习惯。而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摆脱。就像巴菲特反复说的,"The chains of habit are too light to be felt until they are too heavy to be broken"(习惯的枷锁开始的时候难以察觉,到后来却严重的无法摆脱)。在这里,我有意识地用信息摄入这一中性且偏技术的词语来代替阅读这一褒义且更富人文色彩的词语。在大多数人眼里,读书当然是一件高尚且值得推崇的事情。由此,爱屋及乌,当读不了(或者没时间,或者就是因为懒)纸质书时,可以读电子书来代替;读不了电子书,可以读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媒体创造的文章来代替。总之,只要我在读,保持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心,总归能有所收获吧?其实不然,在信息时代,我们很多的所谓阅读,就是在摄入信息而已,而过量的信息摄入是有害的。更有甚者,会患上信息成瘾(Information addiction),对刷信息的渴求,简直和吸白粉差不多。

回顾一下我的信息摄入历史。

从上小学开始识字时,我就似乎对阅读(那时就是读纸质书)有天然的兴趣。那时候,物质匮乏,精神生活更是一片空白。而我似乎在寻找一切可以阅读的资源,哪怕是一张有字的产品说明书我也会看半天,一副书呆子的样子。不过那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仅仅是碰到了想读而已。首先便是课本教材。每次开学,发完新的课本,我就会把语文、历史这些有故事的课本很快地翻完,然后去拿姐姐、哥哥们的课本读。那时候,刚好从我们这一届教材改版了,所以同样的课本我可以读两套。其次,是学校发的课外读物。小学时,基本没什么像样的读物。比较有印象的是县教育局统编的乡土教材。讲讲我们县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烈事迹。另一个就是班级订阅的《小学生天地》。我自己都会挑一些有人物故事情节的篇章看。学校以外的读物,就更少了。小学五年级之前,我接触到的校外读物,就是《故事会》。有一次,在我们村一户人家里翻出来一本《故事会》我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后来,只要有时间我便经常跑去他家,把他们家零零散散的多期《故事会》都翻遍了。当时最喜欢的是“脑筋急转弯”和“幽默笑话”的章节。小时候读到的第一本小说是在堂哥家翻出来的《天怒》,一本讲反贪的书,故事情节早就忘光了。还有一本书,是讲上海斧头帮大佬王亚樵暗杀日本人抗日的事迹,别的记得不多,只记得他虽然身处黑帮,但是一个抗日志士,民族英雄,经历很传奇。回想起来,小学最初的这几年,我应该处在时间比书多的阶段。只要碰到书,拿起就读。没有书也没事,就玩其他的。心里没有喜欢读书或讨厌读书的概念,也不知道还有其他小朋友就是不喜欢读书。只是自己觉得有趣就读,没有其他人指引我要重点读某类书,也没有一定要把它读完,读到哪里算哪里,等下次碰到了,再捡起来,但也可能就是读另一章。没有刻意做选择,一切似乎顺其自然。这一时期,更多的是阅读,而非信息摄入。当时的状态,可能正是一种好的状态。

我的阅读之路的第一个转折点,出现在五年级。那一年,我转校去了邻近镇上的学校念书,食住都在我姑姑家。姑父是老师,他们家有很多藏书。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书,应该就是当时,我第一次有了书比时间多的感觉,因而需要做选择,做取舍,只是我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他家订阅了《小说月报》,我起初想一期一期地翻,后来发现不可能。这一动作似乎埋下了我喜欢一期一期遍历式翻阅的臭毛病的隐患。我后来看电视剧,也喜欢一口气全部看完,这实在是把一种可有可无的悠闲变成了很费时费力的事情。就连俞敏洪最近也说他也曾一口气追完了48集的《大江大河》电视剧。但是我觉得他一定不会经常这样做这么没有节制的事情。另外,我发现这书里很多东西,我并不那么感兴趣。可能就是在那时,我有了一种感觉,能在书里发表的也不都是有意思的东西。我还是更喜欢看历史、人物等题材的书籍,比如《说唐》、《隋唐演义》当时看得津津有味。开始有了名著的概念,也就是被“荐书”或者“书单”所影响。比如《红楼梦》我知道它是四大名著,听别人说很厉害,我自己读却很难读下去。另一本名著《围城》却很喜欢。当然,后来到了大学,我又重新读了《红楼梦》,总算把它的故事梗概连贯了起来,对它的厉害之处也有了一点点体会。所以每个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喜好也会变化。

到了初中,似乎大把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有一个同学弄来了一本《三国演义》,大家传阅着读完了,课后闲聊,还经常讨论谁是武将第一,谁比谁更厉害。后来,这本书以被班主任没收了事。当然,老师也没有批评,毕竟是名著,只是觉得可能和考试不是太相关。到了高中,情况又发生了变化,有了图书馆,有了各种各样的课外书籍,有了知识大爆炸的感觉。晚上,我经常去图书馆阅览室,翻看各种期刊杂志。也就是那时,凸显出了我在信息摄入方面的问题。期刊很多,而且每一本都是紧贴时事,似乎都很新奇。我经常会拿好几本到座位上,然后走马观花的翻阅,总是害怕会错过一些内容或资讯,求多求快。这种“害怕错过,求多求快”的心理,实在是贻害无穷。

进入大学,随着我接触到的世界越来越大,信息越来越多,信息的载体越来越丰富、便捷,在所谓“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已经从单纯的阅读书籍“堕落”成了摄入信息。逛论坛,读博客,订阅RSS。从google reader 订阅rss开始受到批量制造信息的影响。一路做加法,摄入的信息越来越广,越来越多。刚工作时,我们对互联网上的人群进行用户画像时,提到一类年轻人定义为“information seeker”,似乎很酷,能对各种新鲜资讯保持如饥似渴的状态。当时很享受这种信息时代的主人的感觉。现在想想,有点可笑。

从我的信息摄入历史可以看出,我从一开始只是单纯地喜欢阅读,到后面在环境、科技工具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变成了信息成瘾症患者,丧失了初心。

后来,我开始有了一些反思,追逐热点,评论热点没有太多意义。大量的信息源我无法驾驭。于是,我陆续关闭了微博、知乎等账户,想让我的世界清净一点。但是,互联网对我们的注意力争夺无孔不入,我们很难抵御。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抖音、新闻客户端、手机浏览器等等,只要我们拿起手机,就会悄无声息地陷入信息的黑洞,逃过了一个还有另一个等着我们。还有很多内容会伪装成“碎片化学习”、“知识付费”、“个人精进”来俘获我们,让我们在一种自我激励、自我陶醉、自我感动中变成信息的奴隶。

说极端一点,我们应该放弃从手机上学习的愿望。对于大多数人它只是一个沟通工具,其次就是一个生活+娱乐工具。除此以外,对它进行任何价值升华都是一厢情愿且危险的。你在公众号里刷一个大V的深度文章甚至在得到app里购买付费课程,和一个肥宅在家里打游戏没有什么区别。这不是反智,不要再麻痹自己了。手机不会提供“碎片化学习”,只会让学习“碎片化”。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你应该更多的阅读严肃读物并思考;如果你不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手机上的“碎片化知识”也不会给你带来太多改变。

教育是反人性的,它就像锻炼身体。坚持锻炼的人,会知道它有多难。一个真正求知的人,应该像锻炼身体一样,锻炼自己的心智。这就是古人说的修行。理可顿悟,事需渐修,教育和求知就应该在一件一件具体的事情上长年累月地修炼自己。没有捷径,靠在手机上刷文章,看视频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读书,也是把书籍当作磨刀石,来磨炼自己的智慧。

信息、知识、智慧是不同的。我们从手机上获取的只是信息,信息是中性的,过量的信息是有害的。我们应该放弃获取信息产生的“全知全能”的错觉。知识有两种,一种是可爱而不可信的,另一种是可信而不可爱的。或者说一种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一种是认识自我陶冶性情的媒介。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知识层出不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所以一味的求知,会让自己焦虑,让自己傻掉。每次看到有人晒书单,一年读几十上百本书,就会有压力感。其实大可不必。我们应该追寻的是专门的知识和普世的智慧。所谓只追寻专门的知识,其出发点是知识的工具属性,要以问题为导向。当你碰到什么问题,再去学习相应的知识。旁的知识,错过就错过,全凭缘分。因为知识本来就是会过时的。至于查理芒格提到的“多学科栅格模型”是指将多学科的基本原理融合在一起,从多个角度来理解问题,防止看问题过于片面。重在提炼与融合,不应成为我们陷入知识焦虑的理由。智慧是应该追寻普世的。既然是普世的,它应该是简洁的,传承的,不那么易变的。就我粗浅的理解,智慧是关于人性的,而人性是不变的。或者更玄一点,智慧是“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没有确定的答案,需要体悟。因为所有有确定性答案的知识都是可以快速习得甚至背诵的。王德峰老师讲过,智慧要到古代寻。所谓古代,就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就是中国的百家争鸣时代,西方的古希腊哲学三贤时代。人类面临的所有终极问题,当时就已提出并给出了参考答案或者思考路径。所有后来的尝试,都是用不同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对同样的问题给出形异而实同的答案。对于这些普世智慧,我们当然应该追寻,但是首先应该从经典中追寻,所以读书也要先读经典。虽然科技是不断继承发展的,每一代人的科技水平是显著高于上一代的;但是就智慧水平而言,每一代人生出来都是白纸一张,每一代人对于自身、人类、宇宙的认识并不天然就高于前一代人,就像生物学中胚胎发育理论指出的每个个体都要经历一个从原始的受精卵到发育出各个器官组织的胚胎的完整步骤。每一代人对这些终极问题的提问、思考、解答与他们的前代也没有太大的差别。他们的疑问,古人有之,他们的创新,只不过是把古人的观点换一个角度评说。而且,所有的智慧也好、知识也罢,没有哪一种是能让你掌握之后就能使所有现实世界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没有这种终极的、确定的、天下第一的武林秘籍。要破除这种孜孜以求的妄念。

认识到了这些之后,我们能从认知层面解决信息摄入成瘾的问题。我们从手机接收的信息,绝大部分是噪音。大v们批量制造的爆款文章,绝大部分是对普通人情绪的挑逗。网络上所有热点事件的讨论,绝大部分是屁股决定脑袋的口水仗,不存在“真理越辩越明”。你改变不了别人,你也说服不了别人。人微言轻,对于所有没有确定答案的人文社科类问题,仅从文字不能证明谁比谁高明。可能你对俄乌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so what,俄乌局势的结局,归根到底取决于普京的一念之间。他是决策制定者,越是重大的决策越是混杂着理性和非理性的因素。如果一个决策仅仅通过理性就能决定,那它就是可复现、可重复的,必然是简单、可预期、可证伪的。而所谓复杂的决策,就是超越了理性的范畴,融入了情绪等非理性的因素。连主席在指挥淮海战役时都说,“所谓战略决战,就是赌,赌国家的命运,赌军队的命运”。既然是赌,就有不确定性,就没法预测了,说一千道一万,讲再多的道理没用。要想能够避免“人微言轻”的困局,让自己的说理更有说服力,就要让自己更有“power”,这个“power”就是要有某种外在的权力、金钱来背书。就像巴菲特所说,他的毕生目标是为了有一个讲台宣扬自己的理念,而为了让自己的理念有更多人能听进去,必须让这个讲台足够高,足够醒目,他的选择就是财富。用财富作为这个讲台的垫脚石,世界首富的头衔,能够作为杠杆放大他的理念的说服力。明白这些,我们才会更多的反求诸己,远离网上的是非。

当然,知易行难,要在实践中控制信息摄入,只能通过一个一个的小习惯来改正。例如,手机上所有新闻资讯的app可以删掉,公众号里所有日更的账号可以取关,所有公司化矩阵化运作批量制造爆款的账号可以取关。一些小众的,真正由个人兴趣驱动而不是利益驱动的小而美的账号可以关注。即便是有关注的信息源,也要变push机制为pull机制。也就是不要有了更新就点开,而是自己隔三差五地点进去瞅一瞅。

没有什么信息是不容错过的。no news is good news。两耳不闻窗外事也挺好。把泡在信息中的时间更多的留给家人,留给大自然更有意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徐书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